所謂抗張強度,就是用瓷和做成截面積為1mm2的瓷桿,在其兩端施加壓力,直至拉斷所需的荷重。
瓷層的膨脹系數(shù)一般比金屬小,因而在燒成后的冷卻過程中,瓷層就會受到金屬所施加的壓應力。處于壓應力狀態(tài)的這種制品在使用過程中受熱后并快速冷卻,瓷層會受到與燒成出爐后冷卻時相反的應力,即張應力。這是因為瓷層為熱的不良導體,不能將內層熱量迅速散減,當瓷層表面急劇收縮時,則受到仍處于相對熱膨脹狀態(tài)下的金屬坯體的張應力,如果這個張應力超過了瓷層的抗張強度極限,則瓷層將會出現(xiàn)裂紋或脫瓷。所以瓷釉制品的這些缺陷,往往在由熔體向相對(冷卻)安定狀態(tài)過渡時產生。
不少研究者指出,瓷層的抗張強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瓷釉的抗壓強度。因此,欲獲得大的抗張強度的瓷層,首先要選擇具有大的抗壓強度的瓷釉。
瓷層的抗張強度比抗壓強度小1/20~1/10,一般瓷層的抗張強度為0.4~0.9MPa。由此可見試樣的尺寸對所反映的數(shù)值是很不相同的。所以搪瓷工作者常把降低瓷層厚度作為提高瓷層抗張強度的重要措施。